社恐小77,勇敢面对社交恐惧的旅程

日期: 栏目:黑料网页版 浏览:10

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?在人群中感到无比自在,却在社交场合中如坐针毡,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关注着你的一举一动。这样的感受,对于许多被称为“社恐”的人来说,是家常便饭。今天,我们要聊的是一个特别的“社恐小77”,他的故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启发和共鸣。

小77的社交世界

小77,一个7岁的阿斯伯格小朋友,他的世界充满了独特的色彩。在学龄前,他就像别人家的聪明孩子,1岁多就能说出英文单词,4岁就能自主阅读纯文字的书籍。他的聪明才智让周围的人都赞叹不已,但他的社交世界却充满了挑战。

小77的母亲是一位非常有办法的妈妈,她深知儿子的一体两面。一方面,小77在学业上表现出色,另一方面,他在社交场合中却显得格外敏感。记得有一次,小77没有如愿得到想买的玩具,在回家路上越想越气,大吼大叫。面对儿子的情绪爆发,妈妈没有责备,而是严厉地告诉小77,这种行为严重伤害了她的感受。直到小77情绪平静下来,母子俩才一起做了复盘,探讨了更好的处理方式。

社恐的困扰

小77的社交困扰并非个例。许多人在社交场合中都会感到焦虑和不安,他们害怕自己会说错话,担心别人会对自己产生负面评价。这种感受,对于“社恐”的人来说,是每一天的挑战。

小77的母亲曾经也是一个社恐,她深知这种感受的痛苦。当孩子的阿斯伯格综合征初见端倪,在公交车上、餐厅里因规则被打破而发脾气,她面对被众人指责,一开始也是惶然失措、头脑空白的。为了疏解周遭人对小77防御而产生的攻击情绪,她喜欢独自一人坐在公园坐到很晚,或是独自一人边听歌,边看海。

走出社恐的五种方法

面对社恐的困扰,小77和他的母亲找到了一些克服的方法。以下五种小方法,或许也能帮助你走出社交的困境。

1. 抛开任何人物光环滤镜:在社交场合中,我们往往会过分关注对方的身份、职位和光环,以至于自己不敢表达,害怕表达。其实,我们可以尝试着抛开这些滤镜,以平等的态度开启对话。这样,我们聊天的时候就会轻松许多。

2. 先让自己热起来:当我们需要和陌生人交流,或者在重要的场合需要在众多人面前展示时,可以先让自己热起来。动一动,快走几分钟,或者爬几层楼梯,促使肾上腺素的分泌。让自己进入高能量的状态,有助于提升自信心。

3. 建立社交支持系统: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,一起参加一些轻松的社交活动。在熟悉的氛围中,我们可以更自在地表达自己,逐渐克服社交的恐惧。

4. 学会自我接纳: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,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完美。不要过分关注别人的评价,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。

5. 寻求专业帮助:如果社恐严重影响了你的生活,不妨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帮助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,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。

社恐的另一种可能

小77的故事告诉我们,社恐并非不可战胜。通过努力和坚持,我们可以逐渐走出社交的困境,找到属于自己的社交方式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理解和支持那些患有社恐的人,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。

就像小77的母亲所说,性格中的一体两面共存着,是既定的事实。但理解小77,是先从认识他光鲜的学霸”那一面开始的。从他的背面”转到正面”,最终看清他,决定仍然爱他,她走了一段艰难的路。而对于给她伤害,将她斥逐的人群,她发现,进入另一个人群,她是被治愈的。如同她最终选择与儿子77真实的正面相处那般,她也选择与治愈她的人群在一起。

银发族的合唱团

在另一个角落,一群平均68岁的银发歌手,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克服着社恐。他们组成的“老舅妈合唱团”,不仅为银发族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,也奏响了社区自治的协奏曲。

77岁的张亚凤,一位自称社恐的老人,在合唱团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。她告诉记者,在合唱团这几年,和不少伙伴们逐渐走出家门,在音乐中不断成长。拉手风琴是她小时候的梦想,合唱更是她生命中最甜蜜的时光,她离不开它。

这支成立于2009年春日的老年合唱团,不仅为银发族提供展示自我舞台,也奏响了社区自治的协奏曲。取名‘老舅妈’特别有烟火气——上海弄堂里最暖心的‘老舅妈’们,既调停家长里短,又张罗邻里温情。团员都是退休后重拾热爱的‘